关于付村精准扶贫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04 来源:城关人大工委  作者:王立行 田战堂
浏览字号: 打印

近期,我们就城关街道办事处付村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集中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付村位于城关街道办事处西北部,距商州城区3公里全村8个村民小组分布在草庙沟两边的阴阳坡面上,现有村民370户1064人307省道穿村而过,组组都通水泥路,交通相对比较方便。有耕地865亩、林地650亩,核桃建园500亩、药材种植200亩,蔬菜种植100亩。

2016年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204人,其中五保户5户6人、低保户34户42人。2015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 7225元,2016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8800元,2016年贫困户脱贫41户129人。根据市区的安排,经过2017年4至5月城关街道办事处精准扶贫工作队对2016年付村在册的 72户204人贫困人口进行数据核查清洗,付村2017年实际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46人,其中脱贫户是41户129人,未脱贫户36户117人。

  付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和务工以务工为主业的约41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63.4%以上。2016年贫困人口收入中种植业收入占20%、养殖业收入占13%、务工收入占64%、其他收入占3%。

  二、调研过程

这次调研,历时75天,也是我们和驻村工作队一同对付村贫困户数据进行清洗的过程,总体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调查入户核实数据。利用20天时间,集中分层次召开动员会,接着工作队全体成员入户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对各户贫困户数据进行核实,特别是对各户的收入状况和数据进行认真细致的核实,走访、调查,然后,根据国家、省上标准判断各户是否符合贫困户标准。我们和驻村工作队同志一体集中入户调查了解付村72户贫困户,把他们各家收入、住房等各种情况核实、梳理、汇总,由工作队初步拿出符合标准的贫困户名单。第二阶段集中评议。利用20天时间,集中召开各村民小组户代表会议进行评议,工作队逐户公开各户入户核查数据情况,交由组户代表研究评议表决,确定出贫困户、剔除户、脱贫户名单。第三阶段公示、再调查,反复评议阶段。利用15天时间,对各组评议出来贫困户结果进行7天公示,在此期间,对群众有反映的户,再调查,再召开组户代表会议研究评议,再公示,直至群众无意见,这样就确定了全村贫困户名单。通过这些环节,全村2016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2户204人中, 2016年脱贫户41户129人,实际经过清洗之后付村2017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246人(其中:脱贫户41户129人,未脱贫户36户117人)。第四阶段信息再采集,建档立卡。集中利用10天时间,对数据清洗之后的结果,按照未脱贫困户、脱贫户,进行信息采集,分类给各户建档立卡。全面了解了付村由城关街道办事处干部结对帮扶的77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对照国家和陕西省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对 36户贫困户逐一进行了甄别确认。最后确定建档立卡未脱贫困户36户117人。第五阶段,集中交办。利用5天时间现场召开面对面集中认领会,由办事处干部结对帮扶未脱贫困户、脱贫户,并张贴上墙。第六制定措施和脱贫计划。利用5天时间,针对该村确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帮扶措施及各户实际,逐户确定脱贫年限,明确了办事处干部帮扶的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由帮扶干部针对贫困户逐一制定了帮扶措施,分别明确了脱贫时限、帮扶责任人。

  三、致贫原因分析

  (一)因病致贫。长期以来,许多村民在外务工,因工作环境、安全防护条件比较差,患上了类风湿、致残或小时患病治疗问题部分人智力发育不健全等病,致使劳动能力丧失,就医成本上升。目前,36户贫困户117人中因病、因残致贫的占贫困户17户62人,分别47.2%和53%。

  (二)因学致贫。受教育布局调整影响,初中和高中学生全部在城区就读,家长接送十分普遍,耽误务工收入,加之,一些上大学孩子学费支出大,使部分村民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经调查,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的占贫困户的2.8%。

  (三)技能、资金等要素缺乏致贫。一是缺少致富门路,思想观念陈旧,务工技能缺乏。二是缺少致富资金,以种植玉米、小麦和少量的蔬菜或核桃种植业收入有限。三是贫困农户贷款难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老年人收入来源贫乏致贫。村内老人的基本养老方式就是土地养老、社会保障养老,有的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养老问题堪忧。由于务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养学生,敬奉父母的生活费很少,致使一些老人经济能力非常微弱。

  四、精准制定扶贫计划

  (一) 实施产业扶贫。我们和城关街道办事处工作队一道和村两委多次座谈,参与付村脱贫攻坚方案制定,在产业发展上主要包括实施食用菌、光伏扶贫,目前食用菌产业是由贫困户每户种植食用菌5000袋,统一由商洛市田野农业开发有限托管,每年分红,四年每户可分红1.3万元,全村36户贫困户4年总收入可达46.8万元;光伏发电未脱贫困户、脱贫户全覆盖,全村72户认领光伏发电,户认领3千瓦,未脱贫困户、脱贫户个人在邮政储蓄银行贷款统一交由商州区城投公司负责经营,未脱贫困户、脱贫户每年分红,四年每户可分红1.05万元,全村72户未脱贫困户和脱贫户认领,4年总收入可达75.6万元。

  (二)实施科技扶贫。一是组织贫困群众参加务工技能培训班,提高创业就业能力。二是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的种养殖能力。三是发挥离城较近优势,实施劳务增收。利用村内装修人才多、建筑技能工多的优势,动员他们优先带领贫困户家庭人员务工增加收入。

  (三) 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付村已修通水泥路17公里,已建饮水工程2座,受益人口601人,但仍有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八组部分较高处居住村民吃水困难。其原因是:高位水源缺乏,现有几个低位水源要通过抽水才能使驻地稍高住处的群众吃上自来水,但往往由于管道漏水等诸多原因,致使自来水价过高,群众消费受限。解决途径有二:一是全村统一规划。挖掘现有水源潜力,实施住处较低群众的自流用水。二是全村统一规划,建设高位蓄水池,实施抽水引水进高位水池,彻底解决驻地较高群众饮水困难。

  (四) 实施就业扶贫。

一是发挥付村地处307省道旁边,交通方便,又是金凤新区规划区和金凤山公园拓展区的优势,依托北坡金凤公园旅游资源,发展付村农家乐,吸收贫困户子女优先就业;二是围绕现有的几户养猪场,推进养猪、鸡事业发展;三是对发展产业缺少资金的贫困户实施小额信贷扶贫,目前工作正在按程序进行当中,确保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的雨露,抓住机遇摆脱贫困。力争2017年12户脱贫。

  (五)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依托307省道改道拓宽,付村组织活动场所要拆迁重建之际,在村办公室重建的同时,新建为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建设,争取城关街道办事处美好乡村建设试点,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和最美系列评选等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了乡风文明、团结和谐的美丽新付村。

  (六)实施危房搬迁和危房修缮脱贫。2017年实施危房改造、危房搬迁、危房修缮扶贫,为8户贫困户解决住房问题。

  五、几点体会思考

  精准扶贫必须紧扣“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一户一法、产业统领、整村推进”要领,坚持扶真贫、真扶贫,不断拓展内涵和层次,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确保对象精准,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是扶贫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抓住精准识别贫困、规范建档立卡、实施动态管理、推行挂图作业四个关键环节,建立“户有卡、村有册、(镇)办有簿、县有档”的动态数据库,从根本上避免普惠政策代替特惠政策、区域政策代替到户政策的现象,提高扶贫效果。

  (二)确保内容精准,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千篇一律、万面一孔是扶贫开发的常见现象,必须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深入分析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要实施产业扶贫、实施科技扶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等扶贫措施,使建档立卡工作与各项扶贫政策相衔接,扶贫措施与贫困现状相对应,确保帮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三)确保措施精准,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紧紧抓住转变方式、强化“造血”功能、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力量资源四个关键,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要求,逐村逐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帮扶任务、标准、措施和时间节点,做到号准病脉、开好处方、抓出良药,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确保考评精准,解决好导向上的问题。严格落实干部驻村、“周二必下”等双联行动工作制度,把双联助推精准扶贫的成效作为干部年度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定期督查、专项督查、明察暗访等督查考评制度,传导压力,强化担当,引导干部到扶贫攻坚主战场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