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发展和改革局
关于商州区第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2号
建议办理情况的复函
王志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板桥镇门户区建设的建议(一)》(第72号)收悉,该建议符合商州发展方向,切和板桥镇未来发展实际,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正值区委区政府狠抓项目建设,拉大城市框架,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时期,板桥镇作为“四办三镇”之一,距离城区仅10公里,主导产业仍以劳务输出为主,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了“蒲峪片区烤烟、国道沿线片区果蔬设施大棚、龙王庙片区中药材种植旅游观光”的布局,现有连翘10000亩以上,烤烟1500亩,果蔬设施大棚100亩,中药材3200亩,核桃园1971亩,食用菌基地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1个,规模化养鸡场1个。另有土蜂、牛羊、蚕桑、飞鼠等养殖业和菊芋、马铃薯、水杂果、露天蔬菜等种植业,村集体经济组织15个。因此,加快推进板桥镇“一廊三带”建设,打造商洛北大门重要节点,拉大城市框架刻不容缓。
一、以规划为引领,打造板桥“一廊三带”
商州“十四五”谋划重大项目633个,总投资1736.08亿元,涉及绿色现代产业、特色农业、大健康产业、旅游产业等,板桥镇距中心城区较近,交通、生态、文化、产业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已纳入全区“一核三带五园”城乡发展新格局。同时,沿242公路沿线打造绿色生态走廊,目前该段80%房屋已进行立面粉刷和涂白,整体风貌保持一致,修建口袋公园3个,“小菜园”、“小花园”233个,产业示范园1处,着力打造绿色生态走廊。
二、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打造水系生态示范带
在水系生态方面,围绕仙娥湖、湿地公园、网红桥等景点和辖区河流交错,水资源丰富的特点,做到“近水、亲水、活水”,利用生态驳岸,打造两个“清爽水乐园”“垂钓园”,坚持保护优先,为夏季避暑家庭提供亲子戏水体验场地。同时,对二龙山水库沿线重新进行打造,在网红桥附近设置水系生态示范带。
三、以产业培养为依托,打造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
积极打造“两园+农场”,在现有三大板块产业发展基础上,构建“3643”农业产业布局,将上湾、下湾现有的100个草莓大棚进行整合,再流转土地100亩,扩建大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牵头、农户自主经营”的模式,种植小西红柿、黄瓜、草莓、甜瓜等果蔬,让游客进行采摘体验;整合上河湾、李岭现有的1500亩烤烟,建设标准化烤烟站和集展销收购、售卖、体验于一体的小型综合市场;对原有产业园进行扩张,拓展至两岔河附近和龙王庙入口处,流转土地100亩左右,建设“开心农场”,将农田分割成为三分地的小菜园,采用认养模式,针对城区居民进行认领,提升城区居民与项目的粘性。全力将板桥镇建成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使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经营体系更加完善、农业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四、以农旅文旅相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示范带
围绕全区十二条产业链,以项目为抓手,包装宣传“板桥八景”:仙娥湖、戴云山、网红桥、刘秀谭、空山谷、西山寺、关帝庙、静莲寺,接续推进建设“一中心一馆一民宿区:一中心:即利用下湾村移民搬迁点闲置房,建设“板桥镇综合服务中心”,集形象展示、农产品展销、综合服务于一体。一馆:建设“板桥镇镇史馆”,通过挖掘镇内历史文化、名人传记等资料,从乡村振兴五大振兴方面着手,向外界展示板桥的过去历史和未来规划。在文化方面,借助古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知名度进行大力宣传在北大门建设标志性建筑,请商洛名人镌刻该句诗。同时搜集关于板桥的所有古诗词,在242国道沿线绿色走廊镌刻宣传。比如李白的《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白居易的《仙娥峰下作》、杨纯的《黄沙岭》等。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请提出宝贵意见。
(联系电话:0914-2323500)
商州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4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