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挑重担履职为人民

发布时间:2014-09-25 来源:城关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  作者:赵晓玲
浏览字号: 打印

在商洛山区有位朴实干练的汉子,他叫赵文华,今年51岁的他,1983年7月毕业于咸阳机械制造学校铸造专业,学校毕业他就一头扎进“原商县农械厂”(现陕西减速机厂),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几十年如一日,他勤奋工作,刻苦钻研,低调务实,廉洁奉公,一步步成长,从技术工人到厂团支部书记、车间主任、生产总调度,厂办公室主任、副厂长、厂长。现任陕西减速机厂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已有十六个年头。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以一位杰出厂长和优秀人大代表的形象诠释着企业职工和人民群众的重托,在他身后发生着一件件看似平凡而又生动感人的事迹。
他, 危难中勇挑重担
2001年12月,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纷纷倒闭,陕西减速机厂处于半停产状态,效益连年下滑,职工分三班轮流上班,没工资、没饭吃、难以维持下去,企业面临停产的边缘。就在这一危难时刻,原厂长因组织调动离开前推荐他担任厂长,组织要来场里考察,得知这一消息,亲戚、朋友、家属都极力反对,烂摊子,矛盾大,纠纷多,职工几年都没有发工资了,这事怎么干呀,有朋友直接建议他调到行政单位,端上铁饭碗。他在复杂的思想斗争后作出了最终决定,既然组织相信他,就要勇于担当,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叫干啥就干啥,哪里艰苦哪里去。就这样,经全厂职工推选,组织考察,赵文华在畏难中挑起了“陕西减速机厂厂长”的重担。
他,盘活资金扭转企业困境
就在他刚刚上任的2001年底,面对企业产品大量积压,资金严重短缺,拖欠供应商货款达数百万元,职工工资拖欠近三年,养老金三年无法缴纳,供应商接踵而来上门讨要货款的实际,作为新任厂长,他心急如焚,彻夜不眠。几经深思熟虑,他深知,企业要发展,资金问题是关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此,他广泛征求厂班子成员和职工意见,反复上会研究形成了共识:盘活资金势在必行,厂领导班子必须从我做起,带头落实资金筹措方案。通过他深思熟虑拿出的资金盘活方案,会上得到了全体班子成员的积极响应。会后工作全面展开:一是发动职工集资,缓解资金困难。决定一做出,职工纷纷响应,在短短的十多天,大家托朋友找亲戚多方筹资近50万元。二是清收欠账。财务科、销售科、各经营网点踊跃接受清欠任务,他带领厂班子成员亲自到省内外及边远地区巡回催要货款,途中,他为了给厂里节省资金,与厂班子成员乘公交、坐出租赶路,住民房,啃方便面过日子。他的吃苦、务实、艰苦朴素、清廉作风职工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两个多月里,他千里迢迢,千辛万苦,千言万语与班子同甘苦,与职工共患难,终于收回欠款近60万余元。这就是对他最真实的回报,他感动地对大家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三是下气力清理闲置固定资产。他组建了清产小组,由办公室负责,财务科,生产科,总务科参与,对多年来积压在各销售网点的产品,闲置的机械设备、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废旧物资、低值易耗品等固定资产进行归类登记和核实,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召开厂班子会议,研究处置办法,对能利用的加以维修利用,不能利用的公开处置。通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收回积压产品1130余台套 ,价值近200万余元。全部维修重返市场。处理闲置资产13台套,价值近20万元。盘活资产占用资金 230万元。
他,大胆改革精简机构提效益
2003年,企业困境虽有好转,但长期以来机构臃肿,管理队伍庞大,人浮于事,负担沉重,收不抵支,职工意见大成为企业发展的难题。作为厂长的赵文华深知“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建立和完善结构合理、责权明确、精干高效、运转协调的企业管理体系是企业的唯一出路”,他首先与班子、与职工广泛交心,在谈心中他了解到绝大多数领导和职工对改革持赞成态度,但有少数领导和职工担心自己不适应新的工作岗位,自己的地位和收入会受到影响等等,对这一改革持怀疑甚至反对态度,有的说机构精简是涉及人员去留,涉及职工生存吃饭的大事,不动为好,有的说改革面临风险,弄不好要惹出乱子……,说三到四,啥意见都有。各方面的压力一同袭来,面对这种情况,赵文华及时作出决定,召开厂班子会议,研究制定机构精简方案讨论稿,交由厂班子会议充分讨论后分工负责地向职工广泛宣传,充分酝酿讨论,使职工人人皆知精简的办法及方案,使方案在讨论中不断改进,不断完善。就这样,机构改革,人员精简的思路抛出了,舆论形成了,职工对改革方案由不认识到认识,弄清了改革的意义,形成了“改革就是前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共识。有的认识到,改革是为了创造企业更好的发展前景,有的认识到,改革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职工的能力和特长,给职工提供展示的平台,有的认识到,改革是为了彻底转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局面,大家普遍认识了改革这一举措。至此,改革的条件基本成熟。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赵文华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迅速打开了改革的工作局面:通过定岗定员,公开竞争,择优选拔,将原来5个科室合并为3个,将企业管理人员由原来25名压缩到13名,从管理层精简下来的12名同志全部充实到生产一线,管理人员达到一人多岗,一岗多责,实现了精简效能的改革目标。新的机构设置在运行过程中职工拍手称快,企业生产效益连年增长,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局面。在此基础上,他把制度建设列入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各项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如《领导值带班制度》《领导及管理人员岗位工资系数评议办法》《安全生产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质量奖惩制度》《分配奖惩制度》《铸工开炉审批制度》《政治学习制度》《计划生育管理制度》《业务招待管理办法》《差旅费报销办法》等32项制度,确保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事的目标。从此企业生产连年达产达效,改革大大提高了经营效益,“陕减”(陕西减速机厂)开始出现了喜人的发展局面。
他,依靠科技创新上水平
一分辛苦,一份收获,2007年,是赵文华上任的第六个年头,六年来,在以他为首的厂领导班子坚强领导下,企业扭亏为盈,利润逐年上升,年生产能力达4000余台,工业总产值达1000余万元,实现利税50余万元。陕西减速机厂成为减速机生产专业厂家,中国减速机行业协会成员单位,西北地区摆线减速机生产龙头企业,被商洛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纳税先进单位”,“企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在荣誉和成绩面前,他不骄傲自满,不满足现状,他深知要达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始终保持发展的好势头,必须继续向前,由于他是铸造专业出身,多年来的企业工作经历,不仅使他业务精益求精,而且练就了他干练的组织才能和管理水平,陶冶了他一心为厂,职工至上的道德情操,开拓创新,不断进取,争创一流成为他不懈的追求。他深知,企业要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为此,他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寻求市场前景,他将做好的调研课题分包给 4 名厂班子领导,他亲自带队参加了调研,在他的带领下,厂班子成员分四路展开了市场调研 ,一个多月,他和厂领导班子赴省内外四处奔波。市场调研,又一次激发了他的热情,一回到厂里,他就立即召开厂班子成员及有关技术人员会议,研究决定相继研发BX系列减速机,X7、X8大规格减速机,JXLD、XLDJ、TB等三大系列机架,为西安、郑州、武汉等用户设计了特型减速机。BX2、BX3、BX4、BX5系列产品出品专为成都掘岩厂配套系列减速机。产品以质量可靠,价格适宜,技术过硬,信誉度高赢得了市场。技术进步,产品升级,质量可靠,信誉度高,“陕减”的美名远传省内外,赢得了科研单位的高度关注,2008年,陕西省机械研究院与陕西减速机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至此,“陕减”正式成为陕西省机械研究院的“产学研基地”。自双方关系建立以来,先后联合申报“三万台减速机系列配套产品生产线扩建技改”、“8000系列摆线减速机开发及产业化”、“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工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等四个项目,其中“8000系列摆线减速机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已被列为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机械研究院已注入项目资金60万元,目前已建成并通过省级验收。可增加年收入300余万元。2011至2012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减速机销售市场急剧下滑,赵文华厂长不等、不靠、不要,他主动出击,与商洛炼锌厂、比亚迪、氟硅公司、东梓化工厂、商山集团等业务单位联系,积极参与项目招投标,承揽各类设备制造、配件加工和修理业务,这些项目对减速机的生产起到强有力地支撑作用,使企业经受住了经济危机的严峻考验。 2014年3月,为加强宣传,扩大销售,他和厂班子研究建立《陕西减速机网》,为将网站打造成减速机知名行业平台,本着合作共赢之目的,经过反复协商与“西安旺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从此,“陕西减速机厂”走向全国各地,网络化经营又一次拓宽了“陕减”的经营视野。
他,务实廉洁受爱戴
“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是赵文华同志的一贯追求,他把奉献作为信仰,视企业为生命,同志、朋友乃至家人都不约而同地把他称为“工作狂”。为了企业的进步和提升,他日夜操劳,常常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甚至工作到深夜,节假日他十有八九在单位工作,在他的亲自领下,全厂14名党员和 11 名管理及后勤人员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义务劳动,承担全厂所有装车卸货任务,现已成为规矩,不论班内班外,不论节假日只要有装卸车,职工就不约而同来到厂里,没有半点怨言。多年来,他与厂班子成员轮流下车间与工人同劳动。长期以来,既锻炼了管理人员的劳动意志,又密切了管理人员与职工的关系。2012年夏季,他积劳成疾患上了糖尿病,一次,突然晕倒在地,医生要求住院诊治,他毅然拒绝,在同志们及家人的劝导下,他把针药带到厂里,在附近的诊所打吊瓶,吊完针就立即回到厂里工作,从未躺下休息。2013年春季,他先后两次做白内障手术,医生说要休息一周才能上班,可他在手术后第二天就去参加区人大常委会了。他的爱岗敬业精神深深的感动着职工群众,激励着全厂职工干事创业,“陕减”的每一次转折和进步都是他不思劳苦,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写照。
他做人非常低调,说起来他现在也算得上一名二声的人了,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企业从面临停产关闭到满负荷生产,到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省内外影响不断扩大,荣誉连年晋升,他个人除了在企业届获得的殊荣外,近年来,相继当选为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党代表,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人大代表,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10年当选为商洛市商州区首届劳动模范,2013年当选为商洛市第二届劳动模范。在荣誉面前,赵文华没有半点骄傲,这些荣誉对他来说,不是光环,不是炫耀的资本,他把荣誉作为鞭策和动力,倍加努力工作,倍加严格要求自己。他把自己置身于普通职工的一员,与职工同甘共苦。财经制度、下车间劳动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都是从自身做起,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大家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全厂职工节约降耗蔚然成风。厂里的装卸、卫生清洁、环境维护等杂务及公益活动,所有管理人员主动承担,既未出钱请民工,又未影响一线工人的生产。一线工人也习惯了从节约一块料、一度电、一滴水做起。为给厂里节约资金,他经厂班子会议研究,将厂里唯一的一辆运行时间长、耗油量大、维修费过高的小车做了抵账处理,十几年如一日坐公交,骑自行车跑业务,到西安、外地联系业务,坐客运车,从不长途租车。多年以来,他的办公室从未装修和添置任何用品,他坚持财务定期向职工公开,始终把厂务管理置于职代会、工会、职工的监督之中。他自己的工资待遇和职工一样执行厂里拟定的计酬办法,从不多拿一分钱。在财务管理上,每笔花费都由主管厂长、经办人、收货人签名后方可签字,经会计审核方可报账。自己家里大小红白喜事从不声张,悄无声息过去。自从干起企业这一行,他爱岗敬业,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他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困难,学校毕业来到这个企业参加工作,一个企业,一辈子,这就是他的人生追求,他从未提出调动或转行,儿子大学毕业,他没有向组织请求安排,孩子自主创业,成为自谋职业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赵文华就是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者,和他共过事的人,无不被他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感动。言传重于身教,他所做的点点滴滴都在无声地感召着职工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职工的深厚爱戴。
他,履职为民担重托
赵文华曾当选为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人大代表,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始终不忘人民的重托,践行了一位优秀人大代表的良好形象。近年来,他积极参加代表活动,无论是区人大常委会还是街道办事处人大联络组安排的视察、调研活动,他从不缺席,视察调研中他深入调查研究,发挥自己的真知灼见,积极发言,提出了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2014年4月赵文华参加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商州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调研”,他发挥自身对企业经营熟悉的特长,先后深入到7个非公企业看现场、听汇报、查资料,看到非公企业发展中存在“用地难、融资难、技术人才缺乏”、“企业不良债务化解难”、“非公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区政府要加强与市政府的对接,争取用地支持”、“区政府要为企业和金融部门牵线搭桥,解决融资难问题”及“各相关部门要加强非公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建议。参加区人大常委会,他一丝不苟,对常委会讨论议题提前调研,深入思考,会议发言中提出了对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在每次参加人代会之前,他总是深入到原选区了解民意,掌握民情,把群众的意愿带到大会讨论组上深入讨论,提出议案或建议。历年来。累计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关于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建议,是他领衔在商洛市商州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建议,当年列入建议办理,到三次会议上引起了人大代表的普遍关注,他参与提出了议案,经人大常委会议案审查列为2014年代表议案,区政府全面动员,投入资金在全区展开了“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列入镇、办事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在参加代表小组活动中,他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带动了本小组代表的学习、议事。坚持经常参加代表学习、议事活动,年度撰写学习笔记达5万余字,累计撰写调研报告11篇。作为一名区级国有企业的领导,他谦虚认真,作风严谨,对基层人大工作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多年来,模范参加基层人大的各项活动,在工作与履职活动发生时间冲突时,他总是把代表履职活动放在第一位,始终把自己置身于普通代表的一员,从不搞特殊化,不当特殊代表。他把为民办实事作为自己当代表的重要职责,职工有困难,他竭尽全力解决。看到车间工人挥汗如雨,他把家里的风扇搬来用,职工有病住院他从家里带来可口饭菜。一位困难职工的孩子找不到工作,他心急如焚,想方设法找工作,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不仅如此,他还坚持经常深入到原选区广泛走访选民,对困难群众的所想所盼了如指掌,多年以来坚持慰问困难职工、退休老工人、老党员、社区困难群众。社区开展清洁工程,他发动职工多次参加义务劳动,协助社区开展工作的同时,增进了与社区群众的感情,密切了职工与群众的联系。近年来他安排资金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6人次,为社区及周边修路资助9万余元,为社区困难群众 户找到就业门路,解决了生活困难。
几十年如一日,赵文华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耕耘着、奉献着,选择了这个职业,职业也选择了他,他无怨无悔,看到企业发展的好势头,他喜出望外,看到职工、群众的笑容,他劲头十足,人民选我,我为人民,创业难,守业更难,没有他的铁肩担当,就没有减速机厂的今天,就没有职工美好的生活。如今他已是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党代表,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人大代表,商洛市商州区第十四、十五、十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商洛市商州区首届劳动模范,商洛市第二届劳动模范。曾多次被商州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厂长”,“优秀党支部书记”。“陕西减速机厂”连续被评为商州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商洛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商洛市“纳税先进单位”,商洛市“企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2013年,陕西减速机厂年生产能力达 5000余台,产值达 1300 余万元,实现利税70 余万元。
面对成绩和荣誉,他常常告诫职工的一句话就是:“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贵在努力”。没有豪言壮语,他把肩上的担子作为动力源,脚踏实际地努力着,奋斗着,奉献着,今天他又给“陕减”设计着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发展目标,为创造“陕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