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今年将解决”入园难“等问题

发布时间:2011-03-18   
浏览字号: 打印

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今年将解决”入园难“等问题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4日 来源:西安晚报
  昨日,首场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报告会在我市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作报告,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秋实主持。

  2010年12月18日、19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同时下发了《陕西省关于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五项极为重要的配套性文件。李秋实表示,这次会议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不仅对推动未来10年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新陕西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报告会上,杨希文就贯彻落实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向大家作了一场语言生动、内涵丰富的宣讲报告。据悉,我省其他市(区)也将逐一开展此项报告会。

  李秋实最后表示,全市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省、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上来,凝心聚力,形成合力,推动全市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在谋划、部署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领导,认真调研,统筹安排,尽快启动项目实施,确保会议精神落到实处;要逐级传达、学习、宣讲会议精神,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为我市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幼儿“入园难、入园贵”怎样解决?“奥数班、小升初”如何禁止?如何调整农村“空壳校”?如何解决一考定终身、一套试卷选人才等弊端?昨天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宣讲报告会上,省教育厅厅长杨希文就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三步走”解决入园难

别再让家长通宵排队

  “去年5月和前一阵,西安一些群众为孩子入园打地铺通宵排队,这种状况要扭转。”杨希文说,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和开端,也是我省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最明显的一块“短板”,群众对“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反映十分强烈。

  首先是“上不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资源严重匮乏。目前全省共有幼儿园(班)3928所,其中公办的仅占18%,很多县区几十万人口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为62%;其次是“上不好”,办园条件普遍较差,大多数幼儿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校舍简陋、面积狭小、设备简单等问题,幼儿园教师数量缺乏且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保教质量不高,一些幼儿园办园行为不规范,“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幼儿成长规律;最后是“不放心”,一些幼儿园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令人十分痛心。

  杨希文说,我省目前的首要任务是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基本思路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三步走”解决入园难题。

  第一步,2011~2013年,每个县城建1所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幼儿园,新建、改扩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000所,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5%;其中今年将新建、改扩建35所县城公办标准化幼儿园和406所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解决6万幼儿入园问题;第二步,到2015年,每个县城建2所能够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建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办、小村联办,幼儿园(班)覆盖全部行政村,城市居民小区都要落实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从而建成学前教育县、乡两级骨干体系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实现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两年普及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第三步,到2020年,在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拳打击“奥数班”

别给孩子布置过多作业

  “奥数班”猖獗是基础教育的另一大问题。杨希文说,前一阵有媒体就奥数班的问题作了连续、深入的调查报道,核心的意思是两个,一是全员奥数是对中小学生的严重摧残,二是奥数热的背后隐藏的是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利益链条。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是培养习惯、启迪智慧、激发潜质、放飞理想的高尚事业,是世界上最大的善事,如果搞得学生苦、老师累、家长怨、群众骂,那就意味着教育事业的彻底失败。”

  杨希文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长期未解决好的问题,“每次看到小学生戴着厚厚的镜片、拖着沉重的拉杆箱式书包、奔波于各种辅导班之间,我的心里都很沉重”。这种现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幼儿园。“有学生家长反映有的小学组织‘幼升小’考试,在小学阶段不教汉语拼音,认为学生在幼儿园就应该学过了。”

  他说,西安教育的外向性特征明显,办学体制多元,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更加突出、更受关注,市上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保障中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依法打击违规举办的社会培训机构,取得了明显效果,去年,西安市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要制定规划、提出措施、切实落实。

  杨希文还介绍,《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坚决制止以任何形式下达高考、中考升学指标,坚决制止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依据评价学校和教师;建立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举报、公告和问责制度;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提高教学难度,严格控制作业量、考试频次和难度;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以各种学科类实验班名义招生、为选拔学生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以任何名义和方式收取择校费;引导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配合学校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他对参加报告会的校长和老师严肃地说:“一定不要给初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布置过多的家庭作业,坚决不能参与奥数班。”他表示,省教育厅近期还将出台具体措施,加大力度推进减负工作,让教育回归本真,把健康和快乐还给学生。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新区优先建设中小学校

  近年来,我省义务教育人口和结构变化很快,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紧缺,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需要合理扩容;农村出现了“空壳校”,但功能完善的寄宿制学校不足,需要调整结构。

  杨希文说,我省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思路是:以县为主、分类指导、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最核心的措施是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即制定陕西省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建设工程,建立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义务教育财政拨款、教师配置、校舍建设、图书设备、教育信息化等保障机制;推进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对口支援,实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结对帮扶和交流服务制度,促进薄弱学校达到省上制定的标准。

  市(区)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布局调整,这是均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将坚持政府统筹,科学制定以学校布局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为主体的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确保旧城改造、城市新建小区、成片开发的城市新区、城镇化重点地区,依法规划、优先建设中小学校;同时要在农村建设功能齐全的寄宿制学校,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十二五”期间让600万农村居民落户城镇,其中西安的任务最重,应提前谋划好教育配套问题。

  “我印象很深的是,西安高新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把教育问题考虑进来了,修建了一批中小学,不但满足了群众需求,而且办出了水平,现在已成为高新区聚拢人气、吸引投资、增添魅力的一个亮点。”杨希文说。

  杨希文还表示,目前,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更多的是师资力量的差距,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最关键的是建立、落实科学合理的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这也是一个国际性问题。日本、韩国将公立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范围,统一调配;杭州将“名校集团、连锁办学”作为均衡师资的抓手,把优秀校长和教师派出去办分校,把好的管理经验、教学方法带到分校去,全市80%多的中小学加入了集团,从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成都、南京、重庆等地也在推行此种模式,云南则推行“名校+薄弱学校”的连锁模式。

  “这种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效果怎样,还有待实践检验,但这些尝试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希望西安市能在这方面大胆创新、先行先试。”杨希文说。

高教面临“前甩后追”

三条措施建设高教强省

  高等教育是陕西一张闪亮的“名片”,核心竞争力、科技贡献率、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了优势地位。

  杨希文表示,随着北京、江苏等传统高教强省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东部发达省份对高等教育投入力度、改革创新力度的不断加大,我省高等教育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我省正面临着‘前甩后追’的压力,如果步伐稍有放缓,就会被前面的省份甩得更远、被后面的省份赶上或超过,丧失优势。”

  为此,我省提出了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3条措施:一是加强统筹管理和分类指导,制定全省高等学校分类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和优化高校及学科专业,引导“985”和“211”高校、省属高水平大学、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等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科学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一流;二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要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升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引导和调控,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开展创新技能竞赛,完善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机制;三是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科研水平是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要实施高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工程,并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高考制度改革

试行本科高职分类考试

  高考“指挥棒”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的培养选拔有着方向性、决定性的影响力。杨希文说,在制定《实施意见》的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高考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目前最可行的制度,高考制度必须坚持,高考改革势在必行,要尽快建立健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体现。

  加快建立多渠道升学和学习的“立交桥”,在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基础上,试行普通本科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入学考试,逐步试行高职高专院校综合评价、注册入学制度;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多次选择机会,鼓励若干高水平大学独立考试、自主招生,在高考方式上积极探索新的组织形式,克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考定终身、一套试卷选人才等弊端。

  他表示,国家将成立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改革总体方案,我省将积极与其对接,在制度设计上要把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在操作层面积极试点、平稳推进。

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2015年六成以上达到重点

  与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任务是让学生学会职业技能和本领,能够就业,能适应工作环境,成为实用型、发展型之才。目前我国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85%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

  杨希文说:“发展职业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就业,摆脱贫困,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这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省对教育结构进行了较大调整,加快了职业教育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求。杨希文表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和训练,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创新机制统筹职业教育资源,加强职业院校实习培训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2015年60%以上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标准,2020年建成60所国家级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成10个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和20个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